2023年3月21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办事外包买卖博览会在武汉揭幕。当日,一名不雅众走过博览会展厅年夜屏幕。图/新华社
中国经济增加的逻辑正在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改变。
国度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经济数据也再次表现出中国的消费潜力实足,数据显示,本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了3.5%,消费对经济增加的进献正在快速恢复。
2023年《当局工作陈述》也提出,把恢复和扩年夜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添城乡居平易近收入。不变年夜宗消费,鞭策糊口办事消费恢复。
在出力扩年夜内需的布景下,培育国际消费中间城市再次成为相关城市晋升消费的主要抓手。
2021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率先获批开展国际消费中间城市培育扶植后,国际消费中间城市至今再无扩容。
据《湖北日报》报道,武汉市人平易近当局近日发布《关于培育扶植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实施定见》,提出打造世界级文旅不雅光、生态休闲滨水之城,国际化时尚艺术、活力健康年夜学之城和全方位数字糊口、新型消费立异之城,扶植引领中部、办事全国、链接全球的国际消费中间城市。到2025年,尽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7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2700亿元,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30万人次,展会节事勾当达到800场次。
冲刺国际消费中间城市,除了武汉还有哪些城市?谁又能率先突围?
武汉吹响冲锋军号
在中部城市中,对于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巴望,武汉比任何城市都显得火急。
这种火急在武汉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表现得尤为较着。
2021年7月,国务院核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间城市培育扶植后不久,武汉就印发《武汉市扶植国际消费中间城市实施方案》。
2022年全国“两会”时代,十三届全国人年夜代表、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提交了《关于撑持举办中国武汉商品买卖会,打造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建议》,要和广州、上海一样,举办主要贸易买卖展会,作为武汉打造“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冲破口。
在本年武汉市“两会”上,恢复和扩年夜消费也被摆在2023年武汉经济社会成长的优先位置,经由过程释放消费潜能、鞭策消费进级、成长消费载体等行动,加速扶植国际消费中间城市。
按照武汉的规划,在政策撑持力度上,将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年夜宗消费,有用提振批零住餐等公共消费,加速释放养老、育幼、家政、婚庆等办事消费,鼓动勉励成长银发经济、亲子经济、沐日经济、夜间经济,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10%。
2022年武汉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36.20亿元,比上年增加2.1%。疫情前2019年这一数字为7449.64亿元,2019年更是较2018年增加了8.9%。
本年若是实现10%的增加,2023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跨越7600亿元,恢复到疫情前的程度。
现实上,武汉一向是一座消费城市。
在武汉的年夜街冷巷,锅里煎的、箱上烤的、罐中煨的、笼里蒸的,一向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项反映城市消费能力和程度的关头指标来看,武汉除了是中部地域的领头羊外,在全国规模内也排在第十位,仅次于杭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排名跨越其在GDP上的排名。
在中部首要城市中,2022年长沙、郑州、合肥等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在5000亿-6000亿元之间,武汉的消费实力较其他城市较着超出跨越一档。
多地发力
国际消费中间城市是国内消费市场进级的高级形态,也是对接全球消费市场、吸引全球消费者的枢纽和平台,更为主要的是,可否成为国际消费中间城市还事关着城市能级的跃升。
除了武汉出台培育扶植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相关规划外,据新京报新京智库的不完全统计,今朝深圳、成都、姑苏、南京和杭州等十余座城市都提出要打造国际消费中间城市。
这些城市中既有像深圳、成都如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跨越武汉的城市,也有像青岛、泉州、长沙、郑州和合肥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及武汉的城市。
固然这些城市都提出了要打造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标语,可是分歧城市的偏重点和扶植方针仍是有所分歧。
3月1日,成都会锦江安顺廊桥夜景。近年来,成都打造多样夜间经济消费场景,全域、全时、全春秋段夜间消费业态。图/新华社
例如,成都的国际消费中间城市扶植是环绕“强化国际范”和“根植炊火气”两方面追求冲破。
从“列备五都”到“扬一益二”,成都自古就是名扬全国的消费之都。经济总量跨越“两万亿元”台阶后,国际消费中间即是成都提高城市能级下一个追求的城市手刺。
成都会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初次提出,将环绕加速扶植国际消费中间城市做强焦点功能。
近些年来,对标国际消费中间城市,成都各项指标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成都的国际品牌渗入率和2022年首店落户数目居全国第三,优质零售物业总存量跨越1100万平方米,是“中国零售贸易第三城”。
2022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更是达到了909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排名第六,在西部地域仅次于重庆。
按拍照关规划,成都将继续在补短板上下功夫,鼎力引进、高质量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节会赛事勾当。持续晋升成都国际美食节等本土消费勾当能级,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成都初创品牌。
除了成都聚焦“国际范”之外,也有的城市连系自身的消费实力,将方针对准了区域性国际消费中间城市扶植。
青岛则是提出借助“工具双向互济,陆国内外联动”开放区位优势,塑造光鲜城市特质和怪异消费印记,不竭晋升青岛对国表里消费的集聚力、吸引力,尽力将青岛扶植成为特色显著的区域性国际消费中间城市。
同样将自身定位对准区域性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还有泉州。据《泉州晚报》报道,泉州本年的商务工作重点使命中,主要的一项即是持续打造区域性国际消费中间城市。
值得注重的是,在扶植国际消费中间城市上,江苏更是年夜手笔撑持省内四座城市冲刺这一方针。
此前,江苏省发布的《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速成长实施方案》中,明白提出要撑持省内的南京、姑苏、徐州、无锡四座城市打造国际消费中间城市。
谁能率先突围
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尺度有哪些?至今尚无一个明白的评判尺度。
公开资料显示,像纽约、伦敦和巴黎如许公认的国际消费中间城市,都具有全球高度连通性、消费品牌量多质优、地标性商圈能级极高、国际旅客数目庞大、消费情况极端便当等特点。
关于国内城市建立国际消费中间城市,此前商务部也给出了考评系统,包罗五个一级指标(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贸易活跃度、达到便当度和政策引领度),以及25个二级指标。
此外,从2021年发布的首批五个国际消费中间城市来看,涵盖了四年夜直辖市和广州,地舆位置上别离位于华北、华东、华南、西南。
值得注重的是,这些城市同为2010年首批发布的五个国度中间城市。
若是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上海、重庆、北京和广州是今朝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前四的城市,也是仅有的四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冲破万亿的城市。
若是对照上述尺度,今朝从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贸易活跃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维度来看,深圳、成都和姑苏三座城市综合实力排在前列,这三座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均冲破了9000亿元。
拿深圳来说,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加速扶植具有全球主要影响力的消费中间。推进“买全球、卖全球”,稳步迈向万亿消费中间城市。
按照深圳商务局此前发布的《深圳市关于加速扶植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若干办法》,对标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扶植要求,深圳出台实施“品牌瞪羚打算”,鼎力成长“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等,拟加强深圳市的国内国际吸引力,聚焦汇聚全球消费资本,打造晋升消费供给的“深圳样本”。
不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不是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最首要评判尺度,城市能级和区位身分也至关主要。
例如,在首批国际消费中间城市中,天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没有冲破万亿,天津的入选在必然水平上申明了直辖市、国度中间城市在国际消费中间城市评选中能享受相关政策的盈利。
从区域身分上看,有阐发认为,今朝东南沿海已有上海和广州两座国际消费中间城市,中部地域尚存在空白,武汉发力国际消费中间城市恰是瞅准了这一机遇。
事实上,对于促进处所经济成长来说,国际消费中间城市的建立只是一个抓手,激发经济活力更需要协同发力、综合施策,更好阐扬消费对经济成长的根本性感化。
新京智库研究员 查志远
编纂 郑伟彬
校对 刘军